行業新聞
國企辦公設備調撥無記錄?RFID資產管理系統讓資產轉移“有跡可查”
“這批打印機明明上個月調撥到分公司了,系統里怎么還是顯示在總部倉庫?”在不少國企的后勤辦公室里,類似的抱怨并不少見。辦公設備跨部門、跨區域調撥缺乏痕跡,賬實不符的問題長期困擾著管理者,既造成資產閑置浪費,也給財務監管帶來難題。而RFID資產管理系統的出現,正為破解這一痛點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。

傳統辦公設備管理中,調撥記錄多依賴人工登記,不僅效率低下,還易出現漏記、錯記等問題。某省級國企后勤負責人曾透露,每年盤點時僅辦公電腦、投影儀等設備的賬實不符率就達15%,部分設備因調撥無據可查淪為“賬外資產”。這種管理漏洞既違背了國企精細化管理要求,也可能引發資產流失風險。
RFID資產管理方案通過技術創新重構了調撥流程。工作人員只需為每臺辦公設備粘貼一枚小巧的RFID電子標簽,標簽中存儲著設備型號、采購時間、初始位置等唯一身份信息。當設備通過門禁等關鍵節點時,固定式讀寫器會自動捕捉標簽信號,實時將調撥時間、經手人、目標地點等數據上傳至管理平臺,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完成記錄。

在實際應用中,RFID資產管理系統的優勢尤為突出。某央企引入該系統后,辦公設備調撥響應時間從過去的24小時縮短至2小時,調撥記錄準確率實現100%。管理人員通過系統后臺可隨時追溯設備流轉軌跡,點擊任一設備信息,其歷次調撥記錄、當前使用狀態一目了然。遇到緊急審計需求時,無需組織人員逐室清查,系統能自動生成資產調撥臺賬,大幅降低管理成本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成熟的RFID資產管理方案還能與國企現有財務、OA系統對接,實現數據互通共享。設備調撥完成后,財務系統可同步更新資產歸屬信息,避免賬務處理滯后;同時系統具備異常預警功能,當設備未經登記擅自移動時,會立即向管理員發送提醒,從源頭防范違規調撥風險。
隨著國企改革深入推進,精細化管理已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。RFID資產管理系統以技術賦能打破了辦公設備調撥的信息壁壘,而完善的RFID資產管理方案更能覆蓋資產從采購入庫到報廢處置的全生命周期。從根本上解決了調撥無記錄、監管無依據的難題,讓每一次資產轉移都“有跡可查”,為國企資產管理提質增效提供了可靠支撐。
深圳市遠景達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條碼/二維碼識別、RFID與人臉識別等方案為主導,致力于為行業客戶提供各種智能識別解決方案。如果您有相關RFID資產管理系統或RFID資產管理方案的需求和應用,歡迎聯系遠景達物聯可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。
